中式婚礼流程策划方案客家(中式婚礼全流程)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式婚礼流程策划方案客家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式婚礼流程策划方案客家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1、中式婚礼的仪式流程?
婚娶之礼。古时于黄昏举行,取其阴阳交替有渐之义,故称。古代婚礼有六: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徵、请期、亲迎。在《礼记·昏义》篇对中国古代的昏礼的形式及意义有着较为详细的描述:"昏礼者,将合二姓之好,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,故君子重之。是以昏礼纳采,问名,纳吉,纳征,请期,皆主人筵几于庙,而拜迎于门外。入,揖让而升,听命于庙,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。婚礼是汉传统文化精粹之一,大红花轿、浩浩荡荡的迎亲仪仗队、拜天地、掀盖头,身穿"凤冠霞帔、状元服"的中式婚礼,"追寻文化根源、重视传统民俗"成了现代人的新"时尚",这就是中式婚礼。
一、传统中式婚礼特点
人们喜欢传统中式婚礼的古朴,礼数,喜庆。尤其是许多外国的新人,格外钟情于这种形式。花轿可谓是传统中式婚礼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花轿有两种形式,分别是四人抬,八人抬二种。且有龙轿,凤轿之分。除去轿夫,还有笙锣,伞,扇等。轿队的数量庞大,尤其壮观热闹。现如今已经很少看得见花轿了。因此如果要举行这种形式的婚礼,一定要提前找人预定。婚庆公司一般会有花轿这类服务,举行花轿仪式时一般选在公园或者人较少的场所,因为花轿的场面十分热闹,围观者众多,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。新人的服装为凤冠霞帔,或长袍马褂。披上红盖头的新娘在伴娘的陪伴下,新郎用红绸带牵着新娘登上花轿。
二、婚礼的筹备过程
婚前一个月:与策划人商量婚礼形式和内容。确认花轿,服装,场景装饰等细节
提前二周:通知宾客,并传达婚礼形式。希望他们着中式服装出场,融合婚礼的形式
提前一周:准备好化妆,布置场地等事宜,以及结婚所需物品等细节,在举行婚礼的前一天,与轿夫,司仪,摄像等一起到婚宴地点进行彩排。
婚礼当天流程
婚礼当天流程:(仅供参考)
7:00新娘开始化妆,新郎更衣;
8:00新郎迎接新娘,准备好花轿等事宜;
9:00新郎到达新娘家,新娘蒙上红盖头,开始接亲活动,最后跟随伴娘,由新郎手中的红绸带带着走,登上花车;
10:00花车到达花轿位置,新人改乘花轿,轿夫起轿。在音乐的伴随下,向婚礼地点前进,来宾可以向新人喷放礼花弹,沿途装饰欢乐球或彩带横幅,在欢乐的气氛中进行;
11:00新人下轿迈火盆,跨马鞍,在众人簇拥下进入婚礼现场;
11:20婚礼开始;
12:30婚礼仪式结束,新娘更换旗袍,向宾客敬酒。
三、中式传统婚礼之必备习俗
抬轿起程:在锣鼓、唢呐、舞狮的伴随下,花轿开始起程。新娘由兄弟背上轿子。但是现代多为独生子女,可由表兄弟或伴郎代劳,背也多改为抱了。花轿基本上是一种形式,因此通常为了节省时间只走一小段路程。除非新娘家离新郎家确实近,不然整个婚礼的时间都花在花轿上了。一般来说新人要给轿夫准备红包,否则新娘就要遭罪了。
跨火盆和射箭:古代的新娘需要跨火盆,现在却都是媒人搀扶着新娘直接跨了。在下轿之前,新郎还要朝轿门射出3支红箭,驱除新娘在路途中可能沾染的邪气。
拜堂和交杯酒:跨马鞍,征兆着新人婚后合家平安;接下来由新郎用缠着红布的秤杆掀开新娘头上的盖头,紧接着一对新人就该正式拜堂了。拜堂后一是喝交杯酒,二是给双方高堂敬茶,这时新娘一般眼睛红润,新郎表情严肃,场面十分感人。在喜庆的氛围中夹杂着浓浓的亲情。
同心结发和谢媒:现代的娶亲仪式,一般都是将洞房里的事展示出来。比如说结发,本应该是新人在洞房时相互剪掉对方的一些头发,作为彼此的信物留作纪念,现在已经演变成当众展示了。最后由双方的母亲一起点燃龙凤烛,新人交换信物,媒人赠送蹄膀,礼成。
四、中式传统婚礼之必备元素
服装选择凤冠霞帔是必需的,大红衣服穿在身上充满喜气,尤其是顶带花翎,新郎倌身着蟒袍玉带,相比黑西装而言,透露出一种富贵气。在古代,新娘拜堂完送入洞房后,揭开红盖头,才知道自己丈夫的模样。当时的那种紧张,好奇,忐忑心情,现代人肯定是无法体会的。各类小道具一共有火盆、马鞍、弓箭、喜烛、金秤、喜帕、剪刀、麦斗、尺子、果盘、茶杯、交杯酒、双方信物等十几样东西。
五、中式传统婚礼之必备九要素
1、传统中式婚礼充满了喜庆色彩,红色桌布实乃点睛之笔。
2、新人一起点燃象征爱情的红烛把婚礼气氛引上了高潮。
3、身着凤冠霞佩的新人泥偶给婚礼带来活泼的气氛。
4、为了使宴会的布置更有层次感可以加上一些红色的浆果作为点缀。
5、中式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,因此鲜花的首选最好是玫瑰。
6、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是用鲜花装点的迎接牌。
7、婚礼蛋糕上可撒些红色玫瑰花瓣进行点缀,衬托主题
8、为了表示诚意,可以在重要宾客面前放置小桌花。
9、喜糖可根据包装选择,送给宾客一款具有浓浓中国风的喜糖,给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中式传统婚礼之必备礼仪
六、中式传统婚礼之必备礼仪
新郎在新娘吃完午饭后,派轿子到新娘家接新娘。一般两三点到夫家。
新娘梳妆完毕后,头戴凤冠,披上盖头,让媒人领着上轿。上轿之后,新娘暂时不能开口说话。
新娘坐的花轿十分别致,外面是看不到新娘的,而新娘可以透过薄纱看到外面。花轿一般由两人抬,花轿前头是乐队。清末,迎亲的队伍一路还有笙、鼓的乐队一起前行;到了民初,就改用洋号、洋鼓了。
在花轿的后面是新娘的嫁妆,共有“八扛”、“八担”。“八扛”是两人扛箱,因为箱子里都是瓷器等易碎品,必须靠两人扛着。“八担”是一人为一担,挑的是木桶、木盆之类的木制品及被褥。被褥一般为八件套,至今仍保留着这一习俗。
到新郎家后,开始婚礼仪式—拜天地。
拜完天地之后,新郎新娘休息一会儿,接着开始敬酒,新人要一一向长辈敬酒。完毕后,新人回到新房。宴会结束后,由新郎父母送客,发还部分礼金并送上红鸡蛋。
晚上八九点,新人的朋友要开始闹洞房了。傧相会在一个小时以后宣布闹新房结束,让大家离开新房。
婚后第一天,新娘要早起向父母敬茶,父母则会送新人红包。
婚后第三天,也叫望日。新郎带着新娘回娘家。新郎要拜访岳父岳母。新娘告知母亲婚后的情况。这一天,新人早去晚回。
过了这三天,新人就开始步入正常的生活。
1、司仪上场
婚礼司仪进行婚礼开场,渲染气氛,并且宣布婚礼开始。
nbsp;
2、父母上场
司仪邀请双方父母上台就坐。
nbsp;
3、新郎上场
新郎上台,向现场来宾致谢。后新郎走出过道,在花轿前迎接新娘,督导牵连理花。
nbsp;
4、新娘入场
喜娘或伴娘掀开轿帘,扶出新娘。(如无花轿接送,门口悬挂的门帘也可代替轿帘)新娘与新郎牵住连理花,共同入场。
nbsp;接新娘
5、跨火盆
新郎和新娘要跨火盆,征兆新人婚后红红火火。
nbsp;
6、射红箭
新郎接过伴郎递上的弓箭,拉弓射出3支红箭,第一箭射向天,天赐良缘合家欢 第二箭射向地,天长地久人如意第三箭向远方,生活美满爱久长
nbsp;
7、跨马鞍
新人还要跨过马鞍,征兆新人婚后合家平安。
nbsp;
8、新人拜堂
新人拜天地,跪拜父母,夫妻对拜。
nbsp;
9、挑喜帕
伴郎送上如意秤杆,然后由新郎用条红布装饰的如意秤杆挑开新娘头上的喜帕。表示从此称心如意。
nbsp;中式婚礼
10、交换信物
新郎新娘互换信物,表示婚约已定。并且,还要互相说出对对方的誓言。
nbsp;
11、敬茶改口
如意秤杆沏好的茶,新人向双方高堂敬茶,并且要改口叫一声“爸妈”,父母也要给改口红包的。
nbsp;
12、致证婚词
司仪致辞并介绍证婚人,证婚人致证婚词。
nbsp;
13、高堂致辞
请双方父母代表致词。
nbsp;
14、传递香火、点喜烛
新郎新娘的母亲共同点亮喜烛(从此子孙满堂),双方高堂入席。
nbsp;中式婚礼
15、合卺酒
伴郎送上斟满的酒杯,新人喝合卺酒,从此恩爱偕老,早生贵子。
nbsp;
16、入洞房
司仪宣布礼成,新人退场,换礼服后入席用餐,准备敬酒。
nbsp;
17、开席
婚礼结束之后就要开始婚宴了,新人也要准备敬酒。
nbsp;
以上就是中式婚礼大致的仪式流程了,新人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哦!
1、出嫁酒
在传统婚礼当中,一般都是由女方家庭在早晨做“出嫁酒”,并且需要在男方的迎亲花轿到来之前准备好喜宴。等到花轿到了以后,女家需要动乐鸣炮相迎,新郎叩拜岳父岳母以后,并且呈上以其父亲名义写好的,大红迎亲简帖,接着女家便可动乐开席了。
2、哭嫁
早宴之后,新娘和新郎像长辈行过礼之后,就可以由伴娘扶着上花轿了,上轿之时新娘不妨哭几声,以示对父母和家人的依恋,此称之为哭嫁。
3、起轿发亲
新娘上轿以后,即开始奏乐鸣炮,乐队在前,后面是新郎,有条件的话,新郎可以骑马,接着后面是花轿和送亲人员。
4、花轿到达男方家门
娶亲的归途必须走,与接亲时不同的另外一条路,此称之为“不走回头路”。新娘的花轿达到之后,需由年轻的伴娘上前掀起轿帘,将新娘搀扶下轿,宾客前来迎接,撒花欢迎。
5、拜堂
拜堂可谓是传统婚礼的高潮阶段,香案上香烟缭绕、红烛高烧,亲朋好友的祝福之下,新人从一拜天地,二拜双亲到夫妻对拜,拜堂仪式就此便可结束了。
6、喜宴
喜宴要按照来客的尊卑长幼来排定座位,主席需要摆放在正上房正中,请新娘的父亲、叔父坐在右首席位,新郎的舅父坐在左首席位。
7、闹洞房
闹洞房即为我们所熟知的闹洞房,是传统婚礼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习俗,闹洞房不仅是为了喜庆,也是为了能让新娘能和夫家更为亲近一些,不至于太拘束。
8、回门
回门一般安排在新婚的第三天早上,新郎需要陪着新娘从婆家回到娘家,女方家需要摆隆重的回门酒席,席间新娘要引新郎拜见本家亲戚。至此传统婚礼才算完全结束了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式婚礼流程策划方案客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式婚礼流程策划方案客家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